蛋雞籠養殖在育雛期前三天采用23小時光照,之后每周減去3小時,直到變為自然光照或育成期的固定光照,也可根據雛雞的體重和體質等實際情況對光照時間進行調整。光照強度:前3天用60-100瓦燈泡,第4-7天用40瓦燈泡,第二周以后用25瓦燈泡,燈泡間距為3m,離地面高度為2m較為合適,光照一定要均勻。
一、蛋雞育雛期光照一覽表
1、育雛期的光照主要是為了刺激雞的采食量,而光照對雛雞的影響也是主要表現在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兩個方面。
2、一般在提倡在育雛期前3天采用23小時光照,以后根據雛雞體重和體質的實際狀況,靈活的掌握遞減光照時間的速度。
3、正常情況下,每周可以減去3小時,直到自然光照或育成期的固定光照。
4、如果雞群體重較小、體質較弱時,可適當延緩減光的速度。
5、光照強度一般是第一周用40瓦燈泡(間距3米,距地面2米高),前3天也可用60~100瓦燈泡。
6、第二周以后可用25瓦燈泡,光強一般每平米3瓦,光照均勻,單個燈泡不超過60瓦,避免引起啄癖。
二、蛋雞育雛期的飼養管理
1、育雛前的準備工作
(1)在育雛之前要留有足夠的時間對雞舍內外進行全面、徹底的清掃,要徹底清除一切污物,并且要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。
(2)墻壁一般使用10%的生石灰水刷白病消毒,打掃地面之后先用清水把地面沖洗干凈,然后再噴灑一次3%的氫氧化鈉溶液,最后整個雞舍用福爾馬林溶液進行一次熏蒸消毒。
(3)在育雛前的1-2個小時需要對雞舍進行升溫,讓雞舍達到育雛的要求,一般室內的平均溫度要控制在25℃-27℃。
2、濕度適宜
(1)出生的雛雞一般需要的溫度是比較高的,所以第一個星期育雛舍內的溫度要控制在33℃-35℃,之后平均每個星期降低2℃左右。
(2)在經過六個星期之后,雛雞基本上能夠適應自然溫度。
(3)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只單純的通過溫度計來判定溫度是否合適,而是要和雛雞的行為表現相結合進行綜合判斷。
(4)當舍內溫度適宜的時候,雛雞是比較活潑沒有異常的,當舍內溫度偏高的話,雛雞會遠離熱源,并且呼吸是否會加快,當舍內溫度偏低的時候,雛雞會相互堆積在一起,且會靠近熱源。
3、通風和光照
(1)為了保證雛雞能夠正常的進行生長發育,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保證育雛舍得空氣新鮮,也就是需要進行適當的通風。
(2)如果通風比較差的話,舍內有害氣體得濃度會增加,且含氧量會減少,這樣會嚴重影響雛雞得生長發育,還容易引發各類疾病。
(3)蛋雞在育雛期也必須要適當的保持通風換氣。